原來理念

覺性
科技
大自然
覺性
孩子|
由內到外的察覺自我
老師|
以覺察的心帶著孩子,
讓孩子們懂得同理心
己所欲、施於人
科技
孩子|
自主&自律的使用科技產品(APP或硬體)來學習
老師|
運用科技來增加孩子們的學習興趣並與家長嘗試新科技來協助孩子
科技與工具思維|
學會使用適當的「工具」來工作或解決問題,包括使用高科技的APP來學習,撰寫程式做數學習題、使用機器人完成工作、使用樂高積木創建各種模型…等等
大自然
孩子|
觀察到自然規律
尊重生命
培養親手勞做的習慣
老師|
引導孩子向大自然學習

什麼是「覺性」?

「覺性」在國中小階段最重要的是學會「自覺覺他」。

自覺|
自覺是時時刻刻都能感受到自己身體、情緒、念頭…等的變化,並對應當時的情境,做出合宜的行為。
覺他|
是能夠感受到他人情緒、念頭…等,同理他人,感受環境、感受世界…等的變化,採取合宜的行動,為自己找到貢獻國家社會、發揮所長的位置。

什麼是「覺性教育」?

自我省思
Reflection
與人合作
Cooperation
民主
Democracy

「覺之教育」亦即覺性教育,是啟發覺悟性的人生,使人充滿同理心,進而體悟人與萬物是相生而非分生;亦即透過自然教育、濟生教育、心理教育、自我教育,使人能從自己的世界通到他人的世界,透過對自己認識進而擴展到對他人的瞭解。

「覺性教育」教導人覺悟人生最重要的是甚麼?生存最珍貴的是甚麼?既「安心之道,事事和諧而已。」

(ㄧ)在團體中實踐適性

「適性教育」、「讓孩子發展自己的天賦」是現代教育常見的主張,但是往往太注重個人發展,不在團體的脈絡中,適性會淪於空洞。我們相信孩子的適性還是需要在團體跟人互動中,逐漸找到自己的定位,找到自己天賦能夠發揮的舞台,將來離開學校也才能在社會中找到自己能夠貢獻所長的位置。

(二)在自主中培養群性

所謂的自主是能夠有自己的想法,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,能夠解決自己所遇到的問題,但這並不表示人可以脫離群體而生活。我們相信異質性團體的力量,每個獨立自主的個體,在對自己有深刻的認識了解後,可以透過良好的溝通、彼此接納同理,來互助合作,產生一加一大於二的力量,這與一般傳統強調齊頭式的團體是十分不同的。

(三)在愛中成就覺性

我們相信兒童天生有敏銳的五感,良善的本質,具有覺性的種籽。這顆種籽需要在充滿愛的環境中,適當的保護,適當的培育,才能夠在成長過程中,保留這個敏銳與良善。並且隨著體能與智能的成長,讓五感與對身心的覺察,都能夠融入各方面的學習中,讓孩子成為一個體貼有智慧的成人,能提供他人與世界適當的幫助。

覺性教育的實踐

自主學習 對話與討論文化
高科技
混齡
靜心技術 武術與呼吸法
瑜伽
日常工作 環境維護
秩序維護
烹飪
自然環境 登山健行
自然觀察
農耕
覺性